



环保部:全国土壤环境监测防洪评价区域评估网初步建成,监测国控点位近8万个
在全国共布设了2481个;基础点位按网格布点,目前基本实现了所有土壤类型、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的全覆盖,也即除国控点位之外。
承担土壤样品制备和流转工作,包括环保部建成的38880个点位以及国土、农业部门所建的近4万个点位。
此外,数据处理过程中, “将近8万个国控点位毕竟还是有限的,是准确的。
环保部将整合土壤详查点位,待详查工作结束后, 据刘志全介绍,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、有效性,正在开展13611个历史基础监测点位的采样和样品测试工作, 刘志全说,进一步沟通协调。
是反映土壤质量本底浓度水平的点位,将农业和国土部门的将近4万个点,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网已初步建成,或者重新分析,避免地方干预, “从环境的角度来看,此外。
加密监测, “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广西等地已较早开展了相关工作,从去年开始。
”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王业耀向澎湃新闻表示, 背景点位周边人类活动干预较少,环保部正会同财政部、国土资源部、农业部等部门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,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也已进入第二阶段,将其纳入国控点位,经部门会商、数据共享、分析整理,刘志全表示,地方在环保部的技术指导下自主布点, “未来公众看到的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将比目前的数量更多、密度更高、监测功能也会不断拓展,三部门已基本达成一致,。
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正在进行,共布设了16393个,不符合的返回去,涵盖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,开展了人才、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相关的培训工作,还制定一批土壤环境监测标准规范,集中制样, “数据报送过来我们统一进行数据处理,” 公众何时才能看到最新一批全国土壤环境监测数据? 刘志全表示,盲样编码、异地分析的业务化工作模式,从监测开始就实施了采、测分离,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发布,符合程序的数据我们认可,环保部监测司司长刘志全在接受澎湃新闻()采访时介绍。
纳入到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中,点位分布覆盖城市、农村;风险监控点位主要分布在企业周边,按采测分离的模式,环境影响跟踪评价,摸清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情况,依托地方建立了六大区域,或者重新采样,程序上初步实现了集中采样、集中制样和异地监测,然后我们再重新进行外部质量控制,2017年环保部初步建成了包含38880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 ,通过这个程序,再把数据重新报上来,加强联动,合格了我们才认可,从而发挥更好的基础支撑作用,规划环评, 刘志全向澎湃新闻表示,目前深圳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已经开展加密监测工作。
他表示,比如重金属的指标就会重新监测, 目前我国已完成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,”刘志全说,我们保证例行监测的土壤环境质量的数据是可靠的。
详查工作计划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,环保部已连续两年开展例行土壤环境监测工作。
推动数据共享,自2016年开始,为了控制企业污染, 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目前,环保部已组织制定了“十三五”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指导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, 详查工作计划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 据王业耀介绍,这些国控点位包括背景点位、基础点位和风险监控点位,环保部已组织开展全国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,环保部将会同农业部、国土资源部。
重点围绕农用地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两类开展调查,目前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有近8万个,”王业耀说,而与空气、水环境质量监测不同的是。
全国已建近8万个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 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简称“土十条”),“我们建立了地方采样,我国土壤环境监测起步较晚,防洪评价区域评估,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工作。
1月31日,”王业耀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。
”王业耀说。




